广东招生信息网 广东省文明网站·广东高考招生信息网
阳光高考频道

如何让高考议论文有缜密的思维

2014-06-03 07:39:17来源:http://www.gdzsxx.com关注度: 0
导读:孙绍振教授对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综合观察后认为:我们当前的命题改革正经历着从中抒情议论向议论复归的过程中。同时,他也指出学生不会写议论文成为通病具体体现在抽象概括分析议论的能力很差,缺乏形成自己独特观点的抽象能力,这说的正是学生缺乏一种议论文

孙绍振教授对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综合观察后认为:“我们当前的命题改革正经历着从中抒情议论向议论复归的过程中。”同时,他也指出学生“不会写议论文成为通病”具体体现在“抽象概括分析议论的能力很差,缺乏形成自己独特观点的抽象能力”,这说的正是学生缺乏一种议论文分析论证的能力。作为一线高三教师有一种深切的感受,学生缺乏一种议论文分析论证的能力,将重头戏压在记背作文素材,他们认为脑袋里装满例子,写作时树立好中心论点,想要什么“事例”就有什么“事例”,写作就万事大吉。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议论文固然离不开“事例”,但“事例”并不能代替分析论证,议论文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作者丰富的生动的言之成理的思想,归根到底,要以说理取胜。

思维的品质决定作文的优劣。一篇议论文只有具备深刻的见解,才能产生启人心智的力量。那么,如何指点考生在写作中以理取胜,展现缜密的思维能力呢?

一、阐释核心概念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通常有一个中心概念,提出中心论点可以阐释论点中包含的核心概念;在论证过程中可以引入核心概念的相似或是对立概念,破立结合。

在论证过程中可以引入核心概念以及个人对核心概念的诠释,实现个性化的解读,化大为小。例如2011广东高考优秀作文《回到原点》片断:

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点,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

这篇文章提出了观点“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可以看出中心概念是“回到原点”,将抽象范围极广的“回到原点”化虚为实,回到生命的原点,明确地界定了本文论证的核心内容,既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偷换概念”,又化大为小,显得思维缜密独特。

二、议论事例

1. 例后假设法。是在列举事例论据后,通过假设与已有事实相反的原因、条件或行为,推断可能产生的结果,从正面或反面假设分析,进一步揭示事例与论点的内在联系的论证方法。如《要有竞争意识》的片断:

诚如某位思想家所说:“拥有竞争意识的人能够拥有美丽的花朵。”(引用论证)IT巨头乔布斯,在他再次接手苹果时,苹果公司已处于衰退阶段。但是,乔布斯凭着自己不服输的精神,对公司进行大力整顿,一改往日奢华的风格,让IPhone、IPad成为人们的心头好,让苹果公司重领潮流。试想,假如乔布斯没有竞争意识,任由苹果公司自生自灭,何来如今功能强大的苹果电子产品?假如没有乔布斯不服输的劲头,如何能让苹果重回时代潮流的尖端,带领整个智能手机行业?是乔布斯心底的竞争意识让他成为IT巨头,是他内心的不服输让他成为强者!

引述事例时高度概括地交代人物的基本状况、行动及行动的结果,选取有代表性的、最能证明观点的细节详写。进行假设引申时,让读者体会到作者的强大说服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这种例后假设法不仅可以使论据更加突出,还可以产生“简洁明了,发人深思”的论证效果。

2. 例后探因法。是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列举事例后,揭示产生结果的原因,注意表述的严谨性,无论是一果一因,还是一果多因,因果关系要成立,切忌强加因果。例如高考优秀作文《感谢挑错》片断:  

感谢挑错,是一种谦卑的姿态,更是一种大智慧。京剧名旦梅兰芳先生,在一次演出结束后,于众人喝彩声中听见一老人大喊:“不好!”散场后,梅先生特意将老人请至后台:“说吾孬者,是吾师也,请您指教!”老人深受感动,提出中肯的改进建议。从那以后,梅先生每到此地演出,必请老人前来,面对老人毫不客气的挑错,梅先生不觉丢脸怨恨,反而拜老人为师;正是因为感谢挑错,改进不足,梅先生登上京剧舞台的巅峰,成为一代传奇。#p#分页标题#e#

这段文字围绕观点感谢挑错,是一种谦卑的姿态,更是一种大智慧。删繁就简,写出梅兰芳先生面对老人挑错,非但不责怪,反而谦逊,拜老人为师,成就京剧舞台的传奇,这样的例后探因法,可以收到“一事一议,论证简洁有力”的效果。

3. 例后正反对比。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正反论证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对照,从而阐明正确观点的正确方法。例如学生优秀习作《赞美别人的长处》片断:   

李白热情地赞美孟浩然,“高山安何仰,徒此揖清芬”,蓄养了自己淡泊名利、清高自在的气度;杜甫感慨地赞美李白“清新庾开府”,同时隐隐给自己的诗歌立下了更直的标杆;还有那“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的杨敬之,不也拓宽了自己的胸怀,涵养了谦虚从容的气度吗?赞美别人的长处不仅催别人奋进,亦可以让自己的心变得旷达乐观,拥有吸收美、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这哪是只有竞争意识的狭隘之人能得到的啊!(正面论述)反观那些见到他人长处则予以讽刺贬损者,哪一个不是缩短了眼光、降低了素养?像晚清,不仅不赞美、学习西方世界的长处——理性民主的精神,反而视之为蛮夷加以蔑视,最终变得保守固执,野蛮落后,可见赞美别人的长处对自身亦有着重要意义……(反面论述)

这段文字围绕赞美别人的长处的观点,将不同时代的人赞美别人的长处的良性作用和晚清政府不赞美、学习西方世界的长处的恶性后果形成对比论证,使论证全面充分,而且可以增加文章的厚重感和说理性。

4. 例后揭示意义。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可从效果、价值、影响等进行高度评价或揭示危害,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请看学生优秀习作《带上尊重上路》的片断:

……杭州图书馆在这一点的做法上十分值得赞赏。杭图至今已向市民全面免费开放,无论权贵、官员还是百姓,甚至乞丐,都能进入杭图免费借阅。“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杭州图书馆馆长的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尊重的内涵:任何人都有相同的权利。难道我们忘了“不以貌取人,不以衣度人”的古训吗?带上尊重上路,尊重他人的权利,才能使我们的社会馨香满园,处处花开。

这段文字在引述杭州图书馆尊重他人的事例后,进一步用馆长的话分析了尊重的内涵,联系中国的古训,证明了要“带上尊重上路,尊重他人的权利”。这段文字先说事例,再讲道理,最后总结。整段文字有着作者的情感,更有着鲜明逻辑分析力。与那一种观点和事例,骨肉分离的文段大有不同,给人理性的认识,又有审美的体验。

5. 例后比喻法,生动形象,增加文采。比喻论证中的比喻除为了论证生动形象外,更重要的是它要进入论证过程,作为论据来证明本体(论点)。借助具体生动的比喻来论证抽象道理,是要起证明作用的。议论文要用事实作依据,在举出事例后,如果在分析的时候用到比喻论证,那就会使文章的文采大增。例如2013年广东省高考优秀作文《慈善,也要维护他人的尊严》的片断:

美国公立学校在大雪时一般都会停课,但有间学校却没有这样做,在大雪时依然上课。当家长向学校投诉时,校方的回答是:学校来自贫寒家庭的孩子很多,但学校停课时,他们就不能有免费午餐,就得忍饥挨饿。家长又问是否能只让穷孩子来上课呢?对此校方解释道:我们不想让他们觉得是在被施舍。

不要让受帮助的人觉得是被施舍,这或许就是慈善的最高目标了吧!这样的帮助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既温暖了受赠者,又不至于灼伤他们的心;就像是一阵凉爽的春风,既抚慰了受赠者,又不至于吹乱他们的心绪。#p#分页标题#e#

这段文字在举了美国某间公立学校在下雪天仍然上课给所有孩子提供免费的午餐的事例后,没有拘泥于常规的写法,对事例进行因果分析或是假设分析,而是宕开一笔,运用了两个比喻形象地分析了校方做慈善时,既给贫寒的孩子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又呵护了孩子敏感的心。这样的比喻不仅增添了行文气势,而且也分析出了事例深刻的意义,更进一步强化了文章的中心。

6. 例后类比法。类比论证是同类事物的比较论证,由于本体、类比体是同类事物,它们之间的绝大部分内容是相同或相类的。如学生习作《追赶太阳,追逐梦想》的片断:

莫言年轻时,在昏黄的灯光下,趴在木板上,忘我地写作,以至有人经过也浑然不觉。莫言专注于写作,专注于自己的梦想——创造自己的文学王国,不受外界影响,仿佛对舒服安逸的诱惑有着抗体。他就像百步穿杨的射手,心中瞄准的只是那一片杨叶。当他成功时,追赶到自己的太阳,他或许会感激自己的专注。

文段写了莫言忘我地追求文学梦想后,没有拘泥于常规的写法,对事例进行因果分析或是假设分析,而是宕开一笔,运用生动的事例进行了类比论证,由莫言联想到百步穿杨的射手,心中瞄准的是那一片杨叶,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也进一步强化了文章的中心 。 

高考作文以说理见长,考生可以通过阐释核心概念和对事实论据进行理论分析,可以增强论证的力度,加强说服力,显示思维的缜密性。

文章纠错
投稿指南

所属频道:语文

责任编辑:

最新动态
图文推荐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