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招生信息网 广东省文明网站·广东高考招生信息网
阳光高考频道

2013年湛江师范学院本科插班生《世界通史》考试大纲

2012-12-25 14:56:43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关注度: 0
导读:Ⅰ、考试内容及要求 《世界通史》是历史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考生必须掌握其主要内容。按照教育部关于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结合本校多年来历史学教学的实际,本大纲要求考生必须掌握以下重点内容。 1.世界古代史 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君主专制、阿卡德王国
Ⅰ、考试内容及要求
《世界通史》是历史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考生必须掌握其主要内容。按照教育部关于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结合本校多年来历史学教学的实际,本大纲要求考生必须掌握以下重点内容。
1. 世界古代史
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君主专制、阿卡德王国、古巴比伦王国、哈拉巴文化、克里特文明、新王国时期埃及王权与神权的关系、荷马史诗、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亚述帝国、波斯大流士改革、希波战争、早期佛教、种姓制度、亚历山大帝国、古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罗马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罗马的扩张、罗马帝国的建立与繁荣、罗马帝国的衰亡、日本大化改新、镰仓幕府、戒日帝国、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的形成、查士丁尼的统治、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西欧的封建庄园和农奴制度、封君封臣关系、教权与王权的斗争、蒙古帝国的建立及其影响、莫斯科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英法王权的强化、英法百年战争
2.世界近代史
新航路的开辟及影响、葡萄牙、西班牙的早期殖民侵略、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人文主义者、宗教改革、英法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重新统一日本、17世纪英国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三十年战争、“开明专制”、彼得一世和他的改革、西欧的启蒙运动、德川幕府、莫卧儿帝国、奥斯曼帝国、荷法英的早期扩张与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北美独立战争、联邦宪法、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盟、19世纪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英国工业革命及工业革命的扩散、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英国1832年改革、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内战与南方的重建、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特点和影响、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趋势、社会立法和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潮
3.世界现代史
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美国和日本的崛起、日俄战争、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巴尔干战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四月提纲》、布列斯特和约、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1926年帝国会议、法国寻求安全的措施、魏玛共和国宪法、鲁尔危机、啤酒馆暴动、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的协调外交、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非战公约》、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非暴力运动、192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广田弘毅内阁与“国策基准”、绥靖政策、罗斯福新政、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与英法的绥靖、1936年德奥协定、慕尼黑协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东方战线、不列颠之战、莫斯科战役、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斯大林格勒战役、 珍珠港事件、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重大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雅尔塔体系、联合国、五国和约、美国对日本的占领与改造、美苏冷战的兴起、杜鲁门主义、柏林危机、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体系的建立、苏联的“安全带”政策、华沙条约组织、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共“二十大”、非斯大林化运动、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朝鲜战争、艾哈德的经济改革、艾德礼政府福利国家建设、杜鲁门公平施政、艾森豪威尔主义、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治、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布拉格之春、肯尼迪政府的对外政策、古巴导弹危机、欧共体的成立、戴高乐主义、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肯尼迪的“新边疆”、约翰逊的“伟大社会”、二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试卷共有四种题型:填空题(10%)、名词解释(30%)、简答题(40%)和论述题(20%)。其中,世界古代史约占20%,世界近代史约占40%,世界现代史约占40%。#p#分页标题#e#

Ⅲ、参考书目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六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Ⅳ、题型与示例
以下题型供考生参考,若无重大变化,正式考试的题型将采取此形式。
题例
一、填空题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______在波斯尼亚首府_______被刺杀,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费迪南大公、萨拉热窝)
二、名词解释
“门户开放”
答:“门户开放”是19世纪末美国政府针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提出的对华政策。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于1899年9月6日训令美国驻英、德、俄、法、日、意六国公使,向各驻在国政府提出这一政策照会。它的主要内容是:在整个中国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不论是在哪个列强的势力范围内,不论是否在中国内地或沿海地区都实行这个原则。它标志着美国已经形成自己独立的侵华政策,是美国侵华行动的“里程碑”。 
三、简答题
简述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潮。英国殖民当局采取镇压政策,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1920年,印度国民大会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改变大战期间同英国合作的态度,宣布要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以取得印度的自治。
不合作运动的措施包括:印度人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号召家家户户恢复手工纺织和抵制英货;逐步进行抗税斗争。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但到1922年,由于群众斗争突破了非暴力的限制,甘地和国大党决定停止这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印度的民族反帝运动走向低潮。 
四、论述题
论述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主要表现、特点及影响。
答:(1)危机的爆发与表现:1929年初,波兰、罗马尼亚等东南欧国家最先出现经济危机的征兆。9月,美国的股票市场出现下跌的现象。10月24日,股票市场出现空前的大抛售,成为这次危机爆发的信号。到11月中旬,纽约交易所全部有价证券贬值50%,折合损失260亿美元,股市崩溃,信用破产。
经济危机很快席卷美国,不久扩大到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这次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以上。危机遍及工、农、商、金融等各行各业。资本主义各国的失业率分别高达30%到50%,失业工人达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农产品大量“过剩”,粮食价格下降速度大大加快。为了维持农产品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农产品。 
(2)特点
第一、来势特别猛、破坏性特别大。
第二、持续时间特别长。从1929-33年经历5个年头,危机结束后经济持续萧条。
第三、范围特别广。美国、德国、英国等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第四、农业危机、信贷货币危机与工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影响。
第五、危机终止后进入特种萧条,只有少许的活跃和回升,还没有进入繁荣期,1937年又爆发了新的危机,与以往“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四阶段的往复循环不同。
(3)影响
首先,生产力遭到空前破坏。设备、农产品被销毁。
其次,严重的危机大大激化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劳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p#分页标题#e#
第三,危机打破了战后建立起来的赔款制度和债务关系。德国为防止金融体系崩溃,要求取消赔款。美国担心自己在德国的投资和贷款安全,支持德国的要求。1933年协约国赔款会议宣布废除赔款,这就打乱了各国债务关系。法国宣布停止向美国偿还战债,英国等美国的其他债务国也效法法国,从而更加加剧了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性。
最后,危机导致国际格局的急剧变化,帝国主义国家探寻着不同的摆脱危机的途径。
文章纠错
投稿指南

所属频道:专插本考试大纲

责任编辑:

最新动态
图文推荐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