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招生信息网 广东省文明网站·广东高考招生信息网
阳光高考频道

历史学类专业报考指南

2012-02-22 23:36:08来源:未知关注度: 0
导读:历史学类专业详解 1 历史学类 第一部分 专业详解 历史学 一 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历史学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主要研究人类发展演变的轨迹、不同地域社会时期的文化生活、不同民族的发展轨迹,以及先人所遗留下来的古籍、文献、历法、制度,

历史学类专业详解 1

  历史学类

  第一部分 专业详解

  历史学

  一 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历史学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主要研究人类发展演变的轨迹、不同地域社会时期的文化生活、不同民族的发展轨迹,以及先人所遗留下来的古籍、文献、历法、制度,通过分析研究,为今天的社会生活作借鉴。它会告诉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它使我们个人、社会、人类有所归依,为我们提供存在的理由与价值。历史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生追求。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搜集、整理、考证、分析历史资料,训练我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反思能力、时空想像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历史学是立身的学问,不是谋生的技能。培育出高质量、多层面的史学人才,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不同领域对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专门人才的广泛需求。

  2.学业导航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历史学。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与选读、中国断代史(从先秦到当代)、专题史(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等)、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史(美、英、法、日、德、俄等国,拉美、非洲、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中外关系史等。

  3.发展前景

  社会上需要历史知识的地方很多,只要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在历史专业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实用技能,就业面就可以拓宽。

  4.前沿课题

  □ 中国近现代史学思潮研究

  □ 中国通俗史学研究

  □ 中国大江大河流域变迁与社会发展研究

  □ 中国历代皇朝治理西部地区的经验教训研究

  □ 16~17世纪环南中国海贸易史及国际关系史研究

  二 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喜欢阅读各种历史读物,喜欢看历史题材的电视、电影。对世界历史的起源和发展感兴趣,对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等感兴趣,关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写作文时善于旁征博引历史典故,希望了解古典文学名著的历史背景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系统的史学知识,存在发展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相关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

  本专业毕业生多在研究所、博物馆、档案馆从事研究工作,在各高校、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到国家机关以公务员身份从事相关工作,还可以在出版社、杂志等媒介从事编辑等工作。

  世界历史

  一 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世界历史以其独有的学科特点,为我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提供了一个广阔舞台。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世界历史除介绍中国,还介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来源、发展历程以及现状等,涉及的领域十分宽广,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当代外交、国际关系、国际社会文化交流等也都属于世界历史的一个分支,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学习、研究世界历史,就是要对当代国际社会中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寻找其历史根源,增加国民对世界情况的了解和认识,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学科应有的支持和贡献。因世界历史的研究对象是国外的人和事,要求学习者具备较高的外文基础和沟通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大量原著并形成自己的看法。选择世界历史专业的学生能敏锐地捕捉有关信息并具有较强的洞察力。

  2.学业导航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整体人类文明的一般发展历程和世界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接受史学理论、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国际政治学、国际经济学、国际关系学、外国语及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主干学科:历史学。

  主要课程:世界通史、中国通史、世界文明史、史学概论、西方史学史、中国史学史、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专业外语、中外历史文献及史学名著选读、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包括中、日、印、英、法、德、俄、美,亚太、中亚、南亚、东北亚、东南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西欧、东欧、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及其断代史)、专题史(包括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国际关系史、中外关系史等)、文化人类学等。

  3.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们对了解和认识世界的渴望也日益增强。除了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新闻、报纸、杂志等,人们还希望对世界其他国家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学习世界历史无疑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最佳选择。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历史的学科地位将大大增强,在全球化进程中也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4.前沿课题

  □ 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及其对人类未来抉择的启示

  □ 世界各国现代化道路的比较研究

  □ 二战以后美国对外文化政策研究

  □ 东亚区域与欧盟比较研究

  □ 第三世界民族的觉醒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 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对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等感兴趣,对人类起源及发展历史感兴趣。关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想要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风貌。喜欢阅读各种历史读物,喜欢看历史题材的电视、电影,有兴趣了解古典文学名著的历史背景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具备世界历史的系统知识,能够从事科研、教学和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

  本专业毕业生具备广阔的视野和扎实的基本功以及良好的外语能力,就业面较宽。主要到学术研究、文化教育、外交外贸、国际文化交流和新闻出版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

  第三部分历史学类专业详解 2

  考古学

  一 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人文科学领域。它主要研究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实物材料,进而去认识古代人类及其社会发展进程和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考古发掘、理论探索和科学分析的手段,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古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各个层面:社会是如何发展的,国家是怎么产生的、古人的衣食住行、法老的诅咒、神秘的地下宝库等。考古学发祥于近代的欧洲,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在文化部设立了文物局(后改为国务院直属的国家文物局),同时在各地设立文物管理委员会,负责考古工作。考古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有其专门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这些实物资料大多埋藏于地下,首先必须运用地层学的方法经过科学的发掘才能被系统而完整的收集,这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和第一步工作。然后,运用类型学原理提取实物资料所包含的各种信息,并与文献相印证,以达到复原人类历史、阐释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的目的。

  2.学业导航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了解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和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熟悉中国考古学的研究现状、发展历史,在世界历史、中国历史、文物学理论、文化人类学、古人类学、博物馆学、民族学、古代汉语、史料学、地理学、第四纪环境学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

  主干学科:历史。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上古史、中国考古学、考古学导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宋元考古、博物馆学概论、文物学理论、考古绘图、田野考古学概论等。

  3.发展前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考古的投入,配合基础设施建设而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各种传媒也加大了对考古的宣传力度。考古研究的领域大大拓展,除继续完善中国考古学体系外,建筑、艺术、音乐、天文、地震等各方面的研究也逐步与考古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一个以考古研究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系统已经形成。由于目前国内考古专门人才匮乏,各单位都对考古学人才有一定的需求。

  二 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喜欢收藏物品,有保护、收藏东西的习惯。对考古工作感兴趣,知道中国四大发明的产地、时期,喜欢探讨古时的谜团,对古董的年代测定感兴趣,喜欢看书中对古遗产的介绍说明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具备考古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专门人才和能进行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去政府职能部门从事文物管理工作,也可赴考古所和博物馆进行田野发掘和文物研究工作,还可以到新闻出版部门和教育部门去报道考古发现,宣传考古知识,此外,海关部门也需要考古人才去帮助他们鉴定文物,防止国宝流失海外。

  博物馆学

  一 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博物馆学是研究涉及博物馆物品的陈列等诸多问题的专业。现代的博物馆学一般都和考古学专业或历史学专业设置在一起。博物馆是保藏并展出有关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文物资料或标本的一种文化机构。博物馆可以对人们进行教育和宣传。博物馆有很多种类别,几乎每个行业都可以有自己行业的博物馆,展品也是多种多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将和图书馆一样,成为人们获取新知、提升自我的场所。博物馆学专业的同学需要既对所陈列的物品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又具有陈列方面的专门知识,比如美学、受众心理学等知识。现在的博物馆越来越注重受众的地位,注重与受众的交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社会中去,这样对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了,博物馆工作也变得比较丰富,与社会联系也更加紧密了。

  2.学业导航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博物馆学、文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历史、文化、艺术和科技等综合知识的基本训练,掌握文物鉴赏、研究和文博事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历史学、艺术学。

  主要课程: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经营管理、物质文化史、文化人类学、文物学概论、文物管理与法规、中国历史地理、古代工艺美术、民俗学、艺术史、考古学通论、文物与考古技术、文物保护基础等。

  3.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博物馆的需要必将越来越大。现在中国的博物馆数目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将来的博物馆具有多元化发展的特色,一改现在僵硬死板的陈列方式,服务理念也会大大改变。博物馆将作为社区中的重要文化设施,甚至是一个城市地区文明发展的标志和象征。博物馆的发展是与当地的经济情况相联系的,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其博物馆事业就越发达,其地位和作用就越重要。所以博物馆工作将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二 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喜欢收藏古董,有鉴别古物的初步知识。对古代的美学观念感兴趣,对有关物品保护的基本常识感兴趣,对未解的历史之谜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立志对古代文化进行研究,希望到博物馆工作。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掌握博物馆学、文物学的系统知识,具备古代艺术鉴赏技能,能在相关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到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以及海关、新闻出版、教育等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和教学等工作。

  第三部分历史学类专业详解 3

  民族学

  一 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民族学是研究民族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专业。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弄清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家庭婚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道德规范、思想意识等。民族学作为一门独立专业,是19世纪中叶在欧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初传入我国。

  2.学业导航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民族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国民族、族群,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基本情况,掌握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进行体质人类学、语言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主干学科:历史学、社会学。

  主要课程:人类学、民族学导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人类学史、生态人类学、民族学调查方法、中国民族概论、世界民族概论、民族考古学、民族经济学、族群与家族、宗教文化、民俗学、社会学、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等。

  3.发展前景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地区物产丰富,在中国政府21世纪发展战略中,西部地区将成为开发的主战场。同时,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将进一步融入世界一体化的潮流。如果不了解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就可能造成开发不利的局面。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民族学方面的专门人才将会在广阔的领域有用武之地。

  二 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对其他民族的文化、风俗等感兴趣。关注人口普查数据。喜欢阅读各种历史读物,喜爱观看历史题材的电视、电影。对古人类社会生活状态感兴趣,有兴趣了解古典文学名著的历史背景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民族学基本知识,致力于人类学研究的民族学专门人才,和能在相关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事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

  第三部分历史学类名校聚焦 1

  第二部分 名校聚焦

  一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前身溯源于1902年建立的三江师范学堂国史科。1952年院系调整时,由原中央大学历史系、边疆政治系和金陵大学历史系合并而成。90余年来,一批史学大师和著名学者先后在此任教,如柳诒徵、朱希祖、贺昌群、雷海宗、罗尔纲、韩儒林、白寿彝、陈恭禄等,奠定了南大历史系的学科构架、基本特色及发展基础。1995年,被确定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6年,经国家人事部评审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并成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的单位。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办评审,获准按历史学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生。

  全系设有历史学、考古学2个本科生专业,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国际关系史)、考古学5个博士点(含硕士点)。世界地区、国别史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二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历史学系是北京师范大学最早形成的系科之一。由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第二类分科演变而来,1912年称北京高师史地部,1928年单独设系,1952年院系调整,辅仁大学历史系并入后办学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师资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在百年的历史发展中,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学者如李大钊、钱玄同、邓之诚、方国瑜、朱希祖、张星烺、杨秀峰、楚图南、陈垣、侯外庐、蔡德赓、白寿彝等先后在此辛勤耕耘,奠定了北师大历史学系坚实的基础。

  目前北师大历史学系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既有国内外知名的教授何兹全、龚书铎、刘家和等,也有一批崭露才华的中青年学者。由白寿彝教授任总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被学术界誉为“20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被译成英、法、日、俄、西班牙等多国文字。顾诚教授的专著《南明史》获得国家图书最高奖。

  北师大历史学系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和最早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也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三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始建于1899年秋(时称京师大学堂史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史学教育科系。1981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地区国别史、世界近现代史和考古学(当时属历史学系)5个学科点获得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中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1992年历史学系被评为全国高校历史学科第一家博士后流动站。1994年被评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本科)培养基地。1998年获得国家首批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00年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被评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再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本科设有:历史学、世界史2个专业。硕士研究生设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历史地理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7个专业。博士研究生生设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历史地理学5个专业。

  四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始建于1925年,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谭其骧、周予同、蔡尚思、杨宽等曾在该系任教。

  该系为国内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全系设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点,7个硕士点,历史学、旅游管理2个本科专业。

  五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1919年南开大学创建伊始,即设置有历史学门。20世纪20年代初期,著名社会活动家和历史学家梁启超来南开大学讲学,在历史班授课,著名的《历史研究法》一书,就是在其授课讲义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1923年,南开大学正式建立历史系。1994年,历史系被国家教委确定为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1996年,历史学科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211”工程首批立项建设的单位。

  目前,历史学院拥有8个二级学科,它们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与博物馆学、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下辖20个专业,9个博士点,20个硕士点,基本上涵盖了史学领域的各个方面。

  六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直接前身为1902年建立的四川存古学堂史学科,迄今已逾百载。学院现辖历史系、考古系、古籍整理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博物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藏学研究所等系所和城市所、东西方社会文化比较研究中心、长江文明研究中心、三国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系国家教育部首批博士与硕士授予单位、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及历史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专门史国家重点学科。

  现有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3个本科专业,拥有中国古代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门史、世界史等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以及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七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前身为1942年成立的华北联合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何干之、尚钺、戴逸、李文海等教授曾先后主持历史系工作。现为教育部正式批准的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现设有历史学专业,有5个硕士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有3个博士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还有1个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

  八 厦门大学历史学系

  1988年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这是目前我国惟一的国家级专门史重点学科,有权接收博士后。1995年历史学系经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国家历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现拥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设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学士学位授予点(涵盖历史学和考古学2个本科专业)。

文章纠错
投稿指南

所属频道:报考指南

责任编辑:

最新动态
图文推荐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