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招生信息网 - 广东省文明网站 - 广东中专技校招生信息网
中专技校频道

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2016年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7-03-09 21:02:09来源: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关注度: 0
导读: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6年)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 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我省唯一一所培养海洋与渔业高技能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八十多年来,学校秉承服务海洋与渔业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海洋与渔

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6年)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

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我省唯一一所培养海洋与渔业高技能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八十多年来,学校秉承服务海洋与渔业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海洋与渔业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形成了“依法治校、知行合一、厚德重技、传承创新”的办学理念,铸就了“团结、勤奋、创新、奉献”的办学精神。学校是公立全日制国家级重点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和省高技能人才培养试点学校。

学校占地33633平方米,建筑面积35788平方米,环境优美、设备设施齐全,拥有50个校内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公寓式学生宿舍、宽敞明亮的学生餐厅、标准塑胶跑道、足球场、篮球场及游泳池等。

(二)学生情况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242人,2015年招生2455人,毕业生1546人。学校已形成水产养殖、制冷与机电、经济与贸易、环境保护、信息技术、海事工程六大专业群,常设28个专业,其中水产养殖、制冷空调、环境保护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学生巩固率在91.6%以上。各项指标与上一年度相比略有增长。

(三)教师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力量雄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71人,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为254人;高级职称专任教师78人,占专任教师比例达29%;专业课教师195人,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72%;企业兼职教师55人,占专任教师比例达20%。与上一年度相比,专任教师学历已达到国家规定。

(四)设施设备

学校生均设备价值为5458元。学校建有千兆主干校园网、多媒体、校园演播系统等现代化教学系统,按照“教学、培训、生产、技术开发与服务”一体化要求建立了50个校内实训基地及15个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共有纸质图书6.884万册。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我校建立了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架构,在文化课程授课的基础上,一年级新生注重军事教育、入学专业教育、新生法制教育,并推行第二课堂活动创新试点项目;二年级学生注重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家时政教育,并进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三年级学生注重顶岗实习指导、就业指导、人生职业规划指导等。

本年度在校生操行合格率98%,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为97.75%,学生违纪率2%,比上一年度情况有所好转。

(二)在校体验

根据本年度报考我校新生的问卷调查统计,学生们选择就读我校的原因如下:

新生报考我校的原因调查表

品牌好,老牌公立名校

专业设置好,爱好本专业

专业就业形势好

技能岗位培养出色

地理位置好,地处省会城市

口碑好,由亲戚朋友推荐

其他原因

26.01%

18.81%

16.55%

14.20%

11.64%

7.20%

5.59%

我校通过四个方面获取学生体验评价信息:1、任课教师以及日常管理人员反馈的信息;2、期中、期末组织班级代表座谈会;3、定期召开团代会、学代会集中讨论;4、组织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综合测评”。学校相关部门及时收集学生的评价信息,迅速作出整改。

经调查,本年度学生专业学习满意度95.35%、实习实训满意度96.28%、校园文化与第二课堂活动满意度98.32%、生活后勤满意度95.97%、校园安全满意度99.28%。

(三)资助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学校一把手为组长的学生资助工作专项管理领导小组,设立了学生资助中心,配备专人专职专线,认真做好关于学生资助的每一项工作。我校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制定了配套的实施细则--《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国家免学费实施细则》。

(四)就业质量

本年度毕业生1546人,应届毕业生就业率98.71%,在省内外知名企业的就业率超过50%,对口率72.96%,比上一年有所提升。上届毕业生就业满意率为96.68%。

(五)职业发展

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建立健全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推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学校面向市场办学,实现了与行业、企业的无缝对接。目前,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形式主要有订单班、企业冠名班、企业奖学金、企业生产实习基地、企业顶岗实习基地、企业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等。本年度毕业生直接就业1405人,升入高职院141人。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动态调整

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和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实际,按照“就业需求导向、职业岗位明确、专业特色鲜明、培养模式先进、人才质量优良、海洋特色突出”的总体要求,调整和优化学校的专业结构。依据《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章程》,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研讨、专业科调研的基础上,对专业进行了再次调整,做到“三同步一兼顾”。即巩固和提高传统专业(如机电、制冷、水产养殖等专业),开发建设一批地区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如软件与信息服务、物流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储备一批有市场前景的专业(如环保、航海类专业),兼顾各类专业的特色性发展,在原有6个中高职连读专业基础上,新增物流服务与管理、机电技术应用、会计、国际商务4个中高职连读专业。通过调整,我校专业设置日趋合理。

(二)教育教学改革

1、构建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1)以完善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机制为突破,以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过程衔接为重点,全面推进中职阶段人才系统培养。目前我校的机电技术应用、软件与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10个专业与高职院对接,开展中高职连读三二分段人才培养。

(2)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构建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养殖专业科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海水生态养殖专业、淡水养殖专业);信息技术专业科筹建“基于产教融合的专业建设模式”,计算机应用专业与广州极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培养“互联网+”的运营人才,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教与练交替,专职与兼职合作”订单培养模式;经贸专业科的电子商务专业与深圳头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实施“以岗位为点,以真实电子商务活动工作过程为主线,工作任务驱动教学与实践实境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课程置换教学模式,逐步建设双创基地;海事工程专业科的船舶驾驶专业与广州明洋船舶管理有限公司构建“以海船船员教育与培训为主线,专业技能分项集成”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学校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

意见》的要求,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课程,形成了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专业课程体系。学校积极与国内知名大中型企业合作,将职业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与生产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确立培养目标,制订课程开设计划,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形成了以职业岗位任务、项目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校企共同开发了22门课程。

3、校企共同开发实用技术教材

以广东省能工巧匠进校园项目为契机,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兼职教师的作用,利用他们的企业经验,共同开发18种以案例为载体、对接岗位技能和标准的实用技术教材。

4、构建仿真教学平台

我校加大投入,努力构建仿真教学平台。一是建设一批现代化的仿真实训教室,基本实现实物教学和计算机仿真系统的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以虚拟仿真职业活动为主线,创新教学模式;以虚拟仿真教学资源为载体,推动课程改革;以仿真平台建设为契机,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以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为牵动,创新实训基地建设;以虚拟仿真实训为手段,构建质量评价体系。二是成立仿真教学教师团队,培养一批信息技术素养水平较高的教师和管理队伍。三是积极开发仿真教学系统。引进一批仿真设备和仿真教学软件,积极开展仿真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5、学校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推进教学信息化

通过信息化校园项目,打造数字校园,每个教室和实训中心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改造校园主干网络,使用光纤接入,提升网速。加大信息化教学培训。通过信息化教学技能竞赛,大力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实际应用。全校教师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改革,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6、积极搭建教学资源平台

学校着手建设教学资源库,通过制订教学资源库建设相关制度,面向重点专业,以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最新成果和特色的、开放共享型的教学资源库。学校拥有养殖专业、环境治理技术专业、成人教育三大核心教学资源库,除了满足校内师生需求外,还提供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效果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方位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7、构建技能竞赛平台

学校进一步完善技能竞赛制度,将技能竞赛融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融入到服务经济社会的体系中;实现技能竞赛的全覆盖,覆盖每个专业、每位专业教师、每位学生;各专业科根据职业岗位技能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积极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竞赛命题、指导和裁判工作,使比赛更贴近企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贴近地域经济发展实际;定期举办校园“技能艺术月”活动,逐步形成普遍性、经常性的技能竞赛制度和良好的培养选拔制度,开展各层次的校内技能竞赛;逐步将技能大赛的成绩作为专业教师考核考评的重要内容,逐步将技能大赛与技能考试结合起来,使技能大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和重要经历。

8、构建学生评价平台

切实转变以卷面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的评价模式,建立和实行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重视实践考核,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考核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闭卷、开卷、现场实际操作、辩论、制作作品、特长或任务表演、情景测验等方式的考核方法。逐步推行“文化基础课综合考查、专业课学习过程性评价、职业技能竞赛成绩、职业技能考核、技能等级证、顶岗实习单位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三)教师培养培训

紧紧围绕学校事业发展和教师能力发展需要,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和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的与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推进人才引进计划,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按照人才建设的规划,招聘了一批专任教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人紧缺的问题,充实了学校的教师队伍;二是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出台了《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实施以岗位设置为中心的管理体制,细化考核,强化绩效,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多措施并举加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使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四是教学成果显著。本年度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得国赛三等奖,省赛一等奖等14个奖项;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竞赛、技能竞赛成绩良好,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竞赛奖项的教师分别为12、23、18人次。我校现有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0名省级教学名师,6名校级教学名师、5名校级专业带头人、36名校级骨干教师。五是加大了能工巧匠、技能大师进校园的规模,共聘请21位能工巧匠和2位技能大师,促进学校校企合作的深入。

(四)规范管理情况

1、全面监控教学过程,教学管理规范运行

一是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实行“学校-专业科-教研组”三级管理,部门管理职责权限明确。二是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完备,实施计划管理。三是认真执行《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规程》,实施“三项制度一张表”,即三级巡查制度、行政教师听课制度、教学质量考核制度以及教师业务考核表。四是按照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不同课程的岗位要求,按照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编制课程标准。五是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到开足开齐课程,教材选用规范,德育课、文化课均采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规定教材,专业课程优先选用规划教材。

2、强管理,创特色,保安全

把学生管理、学生教育、学生服务、学生安全结合起来,坚持抓常规、抓细节、抓养成,保证学生学习生活秩序安全稳定,建设平安校园。一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学校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成立德育工作室和名班主任工作室,加强对学生和新生班主任的管理和培训,健全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量化考评激励机制。三是早操和晚自修从分散管理转变成集中管理,狠抓学生仪容仪表和宿舍内务;四是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一方面根据我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结合实际案例,组织召开了多场次各类全校性的法制和纪律教育讲座;另一方面认真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组织新生进行《学生手册》、《弟子规》的学习和考试,使广大新生的法制和纪律观念得到加强。五是加强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细化安全工作要求,强化安全工作责任制,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实效;确实做到了关口前移抓动态、抓苗头,措施得力抓重点、抓关键,建设平安校园。

3、规范化管理,明确责任目标,加强后勤制度建设

一是学校建立了由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总务科长具体抓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有关后勤管理制度,以此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抓手。二是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和食堂管理办法。学校建立台账,实行统一采买制、分组作业制度,努力向学生提供合理的营养饮食。三是建立后勤管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动态掌握各类需求,做到及时维修教室宿舍水电设施、办公桌椅等各类公用设施;根据需要及时采买,保障供应各类办公用品及教学实验物资,学校后勤工作的及时到位,为学校各类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四是严格执行《食堂管理员工作职责》、《食品卫生检查制度》等管理制度,以此强化后勤员工的服务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杜绝食品中毒等安全事故。五是推进校园环境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了学生宿舍、图书馆改造工程,雨污分流、给水系统的改造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校园环境,改善了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4、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财务运行有秩序

一是遵守国家的各项财经制度,执行《会计法》,认真做好财务科日常工作。处理报销业务、制作凭证、记账、对账、报账、收费、报表等都是财务科的基本工作;二是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做好教育收费收支两条线工作;三是推行法律顾问制度,财务会计事务咨询制度;四是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专款专用,专人专账专户管理,对于需要政府采购的项目资金,安排专人负责,加强与各经办科室沟通,做好政府采购的计划申报、公开招投标等各项工作,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的相关程序,并尽力节省资金,较好地完善了专项资金的管理;五是执行财政部、省财政厅、省社会保障厅有关文件要求,与各有关科室一起,做好中央及省级学生临时生活补助金、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工作,确保了国家资助资金的安全有效。

(五)德育工作情况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将海洋文化融入学生教育全过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师生的职业修养和人文素质,积极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1、德育课实施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系列课程,由德育组教师组织实施,确保有计划、有实施、有评价、有检查。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为核心,以问题和活动为载体开发职业素养系列课程,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效果显著。

2、以名班主任工作室为抓手,打造海校德育亮点

学校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承担学校的班主任培训、学生干部培训、学生青春期培训,为我校的学生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工作室指导杨少珊老师、刘曦柔老师参加广东省技工学校首届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半决赛,杨少珊老师荣获三等奖。对班主任进行了《班主任基本功》培训,培训人数102人;对学生干部进行了《团队》及《沟通技巧》培训,培训人数400人。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

学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围绕海洋主题文化,凝练了学校海洋人精神,把海洋特色文化渗透于校园环境建设之中;我们广泛挖掘行业资源、校友资源,打造海洋特色办学文化资源,创设“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育人环境,使每一面墙壁都成为无声的语言。学校设有宣传栏、名人名言、年级墙报等,向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通过灯箱、校史展览馆等,营造学校“蓝色教育”的浓厚氛围。

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各类活动精彩纷呈,每月一主题,每周一重点,以主题引领活动,用活动渲染主题。举办一年一度的校田径运动会、专业技能比赛、元旦主题文艺汇演、校园十佳歌手大赛,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积极组织好社团活动。学校设立了二十多个学生社团,主要涉及专业、文明礼仪、专业爱好和体育特长。有电子社团、篮球、摄影、跆拳道、舞蹈等多个社团。每天下午有专门时间开展社团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场地、有考核、有成果。社团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4、加强学生党建团建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团校培训为契机,组织团员青年学习团章,开展历史讲座和革命传统教育,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加强了团员意识教育,增强了团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思想教育优势,着力抓好基层团组织建设,配强配齐各专业团总支和各班团支部班子,健全规章制度,按期改选,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和文体娱乐活动,“五四风采”、“雷锋纪念日”、“志愿服务日”、入团宣誓等活动。

(六)党建情况

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基础,深化理论学习,推动学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特别是深入学习领会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树立科学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更好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开拓创新。

1、积极探索党员干部思想建设载体

组织开展群众路线大家谈活动,开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大讨论,从思想深处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组织开展了“三讲三比”、“三做三当”主题活动,“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等专题活动,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自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教育党员干部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真正做一名合格党员。

2、落实党建责任,探索把支部建在专业科的党建工作模式

(1)在养殖、制冷、环保、信息、经贸、海事工程六大专业群建立党支部,60%的学科带头人担任了党支部书记、支委委员,有效地激发了学校党支部的活力。学生党总支、养殖党支部获得了省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生党建工作成为了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品牌;环保党支部创建成为省妇联“巾帼文明示范岗”。

(2)开办学生业余党校,把国情教育、理想教育融入到党的知识培训的全过程,使青年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筑牢夯实正确的思想道德基础,引导团员青年学生走上身心健康发展的道路。

(3)规范党支部“三会一课”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认识,使党支部真正成为思想锤炼的大熔炉。

3、坚持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更加深入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中纪委、十一届省纪委历次全会精神,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有关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学校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廉洁自律意识;签订廉政承诺书,对正科级以上干部细化廉洁办事监督。持续开展正风肃纪为主要内容的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加强对学校重点工作、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推进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为主体的校企合作委员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逐步制定和完善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学校明确专业科长为本专业校企合作第一责任人,以专业科为基础单元,将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学校主动参与政府、院校、行业、企业的交流活动,面向产业、行业、企业实现校企无缝对接。目前,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形式主要有订单班、企业冠名班、企业奖学金、企业生产实习基地、企业顶岗实习基地、企业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等。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专业群有6个,覆盖率为100%。合作企业56个。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文化融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在省内外知名企业的就业率超过50%,薪资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捐资助学的热情高涨,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长隆集团等企业和个人捐资13万元用于助学。校企合作也为企业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培训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二)学生实习情况

近几年我校广泛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实训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成立了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管理、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在顶岗实习期间实现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管理,校企双方共同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教学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生活指导等工作,使得家长放心、学生安心、用人单位称心,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集团化办学情况

近年来,我校主动融入职教大环境,积极组建或参与职教集团,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学校组建了制冷专业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加入了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萝岗食品学院协同育人平台,通过与政府、院校、行业、企业之间的深度沟通与全方位合作,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和组合效应,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五、社会贡献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以服务行业、产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向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技能型劳动者。此外,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学校专设课程指导学生创业工作,并开展丰富多样创业教育活动。

(二)社会服务

学校始终坚持围绕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加大社会服务工作力度,主动服务我省海洋与渔业发展大局,辐射南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承担南太平洋岛国高级公务员渔业培训工作,得到省外办、省海洋与渔业厅的高度好评。

学校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工作,发挥学校的海洋与渔业特色优势,送教下乡,帮助有需要的海洋与渔业从业人员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真正承担起学校的社会职责。学校派骨干教师承担广东省中职教育改革发展讲师团工作,赴潮州、普宁、东莞、河源等地进行宣讲,分享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等。

(三)对口支援

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学校多次举办全省的观摩示范课和教学研讨会,深得同行好评。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学校指导湛江市智洋艺术外语职业高级中学、汕尾崇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多所职业学校进行课程体系优化。在教育扶贫方面,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的实施意见》,学校派专人扎实推进海角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打好打赢新时期脱贫攻坚战。

六、举办者履责

(一)经费

学校严格执行财务及内部控制制度,积极扩大资金来源,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本年度学校实现总收入8869万元,总支出8392万元。

(二)政策措施

为保证学校建设发展的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升财务工作。一是按照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预算安排和资金投入优先保证办学运行基本需要、保证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扶持项目;二是主动服务我省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积极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智力、人力等方面的支持,以贡献求支持;三是鼓励广大师生积极承担各类科研课题,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在准确把握国家相关政策前提下,通过举办各种培训,为社会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争取社会、企业资金支持;四是增强融资能力,多渠道筹措资金,既要积极争取主管部门的支持,又要争取其他相关部门的支持;五是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财务管理体制,完善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管好、用好学校经费,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七、特色创新

案例一:水产养殖专业长隆班校企双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1、水产养殖专业设立长隆班的背景

大力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如何扎实推进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热点、难点和关键点,如何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更是现阶段职业院校迫切需要化解的坚冰。《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和《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学校“推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推行“校企双制”。

我校水产养殖专业结合多年来自己办学实践,对校企双制人才培养模式作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学校与广东长隆集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同组建“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水产养殖专业长隆班”。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双向介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实现了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根本转变,这种深入的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创新性,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四方共赢。

2、“重素拓能、双制培养、三阶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水产养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据本专业特点及育人方向,结合广东长隆集团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人才需求和技术岗位调研分析,重构专业定位,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专业方向,提出了“重素拓能、双制培养、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根据合作单位的岗位需求开展订单式培养,融入职业化要素,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保证学生掌握水生生物饲养技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将职业环境资源引入教学过程,以职业能力评价为核心,分层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操作能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重素拓能、双制培养、三阶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是注重素质培养,拓展专业技能,校企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实现了在“学校学习+企业岗位培训+顶岗实习”的理论知识和职业真实环境操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双提升”,经过企业的岗位培训,尽快适应技术岗位要求并最终达到企业正式员工要求。

第一学年,学生在学校进行基础课程学习。这一阶段,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培养。第一学期主要围绕普通动物学、水生生物学等理论基础的学习和游泳技能训练、职业素养等内容的培训,全面打好基础。第二学期,主要围绕饵料学、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理论学习和校内一体化实训室进行实践操作,完成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同时,按照长隆集团的安排,暑假期间,学校和企业组织学生到长隆水上乐园进行岗前素质教育实践,学生主要进行职业素养培训、游泳技能训练等。

第二学年,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岗位培训相结合。第三学期,学生在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拓展训练。主要开展水生哺乳动物饲养,水生动物疾病学等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第四学期,进入岗位培训阶段,学生在广东长隆集团进行岗位适应训练,主要学习公关礼仪和培养服务意识。加强学生对岗位服务意识的认知和加强对公司文化的了解。

第三学年,学生在珠海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海洋王国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质。学生主要由企业开展培训和以员工的身份参与水生动植物的饲养工作,定期轮岗,熟练掌握水生动植物饲养技术相关工作岗位的操作技能,达到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要求。按《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由学校专任教师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跟踪指导和管理,并在顶岗实习结束时进行考核。

3、长隆班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亮点

(1)校企联动,互利双赢

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地处珠海横琴新区,是广东长隆集团投资建设的全球最大和最顶尖的海洋主题公园。海洋馆展馆高达63米,是世界最大的海洋鱼类展览馆,馆内饲养有不同品种的珍奇鱼类多达15000尾。同时,还建有水族馆、鲸鲨馆、白鲸馆、企鹅馆、海狮海象表演馆和海豚表演馆等精彩海洋动物展馆和表演馆。一流的设施、众多的珍稀水生动物,需要大量经过严格培训的高素质专业人才。2010年初,广东长隆集团与我校实现了校企之间的深度对接,共同组建“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水产养殖专业长隆班”。“长隆班”实行“校企双制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共同管理。

合作以来,“长隆班”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运行平稳有序,各级学生的依次上岗,取得了十分理想的培养效果。首先,企业按照用工计划招聘了符合岗位要求、熟悉企业运行规则、热爱长隆企业文化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次,学校通过与长隆集团合作,增加了专业教师参与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了专业教师技能的提高,加速了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拓宽了学校的办学空间,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服务广东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努力。最后,学生通过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培养,实现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一体化学习和实践,并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锻炼技能,个人素质得到全面提升。90%以上的学生掌握了较好的工作技能,在长隆集团走上了理想的工作岗位。

(2)校企双制,深度融合

“校企双制”最大限度发挥我校和长隆集团二个主体的优势,真正实现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的一体,教与学的一体化,能力的一体化,学习场所的一体化和学校与企业的一体化。学习的过程和从业的过程合二为一,教师的工作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呈现出来,教师和学生互动互助。学生通过工学一体的教学过程,最终得到综合职业能力的成长。通过“校企双制”培养,实现了双方的资源优化提升和有效配置,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的动力更加充足,学习的途径更加多元化,学习的效果更加明显。

(3)改革教学模式

改革学科知识传授式教学模式,实施“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专业科按照水生动植物饲养技术的要求,制定教学、实训计划,开展教学实训综合评定,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融入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活动中。

(4)建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科学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职业学校普遍存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落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畅通的信息采集与反馈渠道、缺乏科学的分析评价和行之有效的信息处理平台等现象。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主体主要为教师,由于受到师资水平、教学设施等的影响,还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我校由教务科牵头,以“长隆班”作为重要研究对象开展《学生实习实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由学校、企业、学生、家长共同对人才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构建一个多元的、动态的、开放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科学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同时,通过收集人才培养过程中各方面的信息,对培养过程及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与效益做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并对人才培养活动的过程实施全面的监控,及时进行反馈与改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及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策略和课程体系,最终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案例二:第二课堂创新试点项目

为落实学校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新时期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着力打造我校的德育特色,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开展第二课堂创新试点项目。

1、主要思路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增强第二课堂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着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格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文明法纪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充分发挥好第二课堂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作用,努力打造我校的德育特色。

2、主要任务

一是改革过去以文体比赛为主的第二课堂活动模式,积极探索建立以培训和文体比赛相结合,以培训为主的第二课堂活动模式。

二是改革过去以学生社团组织管理为主的第二课堂组织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建立以学校和学生社团组织管理相结合,以学校为主的第二课堂组织管理模式。

三是改革过去以学生自愿参加为主的第二课堂参与模式,积极探索建立以学校安排和学生自愿参与相结合,以学校安排为主的第二课堂参与模式。

3、具体方案

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第二课堂改革试点工作主要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组队培训和以自愿报名与适当选拔相结合组队培训等两种模式,培训时间为1年。

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组队培训的,由学保科负责安排教练或指导教师,训练由班主任负责召集、组织和管理。主要项目包括南狮队、跆拳道和艺术合唱团三个项目。具体安排是电子技术1402班、广石化1502班两个班级试点南狮队训练;广石化1501班、广石化1502班、水产养殖1501班、长隆养殖1502班四个班级试点跆拳道训练;汽车维修1501班和会计1501班两个班级试点艺术合唱团。

采取以自愿报名与适当选拔相结合组队培训的,由校团委安排教练或指导教师,由教练或指导教师负责组织、管理和训练。主要项目包括舞蹈、水鼓、小组唱、啦啦操和腰鼓五个项目。

学校给予培训考核合格的学生颁发结业证书。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

一是学校硬件设施尚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学习和技能训练的需要。

二是学校信息化建设与现代化职业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三是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改进措施

一是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各类项目创建工作,努力争取政府支持,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从争取专项资金、政府投入、企业支持等多方面开展工作,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二是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通过专项资金、校企合作、市场置换、项目申报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推进信息化建设。

三是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严格准入和竞争择优,做好人才选拔工作;实施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做好人才梯队的培育工作;重点做好名师、学科带头教师、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加大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内外研修深造的力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文章纠错
投稿指南

所属频道:中职公告

责任编辑:

最新动态
图文推荐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