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招生信息网 广东省文明网站·广东高考招生信息网
中考中招频道

高考改革后,初中生将面临5种新考试,提前了解

2018-11-14 14:12:00来源:gdzsxx.com关注度:
导读:根据国家的顶层设计,本轮高考改革的重点是“两依据一参考”,即高考录取将依据高考统考成绩、依据高中学考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根据国家的顶层设计,本轮高考改革的重点是“两依据一参考”,即高考录取将依据高考统考成绩、依据高中学考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这也就意味着,今后的初中生将面临与现在高考差别很大的5种新考试!

(下列考试科目、时间、次数、计分方式等重要信息,选取了各地方案中的共性内容。不代表广东省!)

01、新考试之一:合格性考试

科目增至13-14门,必须全部合格

根据各地公布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改革后,高中学考合格性考试将包括13-14门: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

其中前9门是传统学考科目,现行的高中学考就已经有了。后4-5门为新增科目。

考试对象: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

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为命题依据。传统9门以纸笔闭卷考试为主;逐步增加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操作测试、外语听力和口语的考试。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以笔试和实际操作(1-2项实际技能)相结合。

体育与健康,以实地素质或技能测试为主。

考试命题:省级教育考试部门负责制订各科考试说明,包括各科考试题型、命题原则、试卷结构、计分办法等。

考试时间和次数:目前各地方案不同,主要有三种设置:

第一种:合格性考试每学年安排1次,在上学期期末开考,覆盖所有科目,学生可在高二、高三阶段各考一次(含补考)。(河南等省份)

第二种:合格性考试每学年安排2次,分别安排在每学期末,覆盖所有科目。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为高一第二学期末。学生在完成每门科目必修课程后即可参加合格性考试,做到随教、随考、随清。(北京等地)

第三种:参加高考语、数、外统考的学生,可以不参加语、数、外的合格性考试。(广东等省份)

考试成绩: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达到合格水平是普通高中毕业的必要条件和高中同等学历认定的主要依据。当次考试不合格,可参加以后同科目合格性考试,不再单独组织补考。

提醒:各地新的合格性考试,除了增加科目、调整考试时间、允许两次参加考试,和之前的学业水平考试相比,变化并不大。

需要注意的是,之前并不列入学考的体、音、美、技术等科目,如今成为必须合格的科目,而且是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所以要给予一定的重视。

02、新考试之二:等级性考试

3+3?3+1+2?等级怎么划分?

相比合格性考试,高中学考的等级性考试变化很大也很具体,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志愿选择,也影响着中学教学和高校招生等多个方面。而且各地方案差异很大,可以说是新高考方案中最复杂、争议也最大的地方。

考试科目:目前多地方案都是3+3模式,但3+1+2模式也有地方在探讨。

“3+3”是什么?

“3+3”模式,也就是除了语数外三科,学生们还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偏好等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中选出3门作为选考科目,于是产生了20种“风格各异”的选考方式。

“3+1+2”又是什么?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各科满分150分;“1”,指在物理、政治两门科目中必选一门,计100分;“2”,指在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或政治或物理,五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门,每门科目100分。总分是750分。

它与“3+3”模式的区别就是在“物理、政治”两科中增加了一门必选课。

3+3模式下过多的选择其实对考生、家长、学校来说都会成为负担。这种做法在6门选修中固定1-2门作为必选项,相信对考生、家长和学校来说都会减轻很多压力。但这种模式还没有地方明文确定。

不论是哪种模式,各地基本都要求最迟在高二上学期期末前确定等级性考试科目。有的省份规定可以有一次更改机会,大多数省份则规定选考科目一经确定不得更改。所以,学生的选择一定要非常慎重!

考试时间和次数

之前多地方案提出等级性考试可以考两次。但北京方案出台后,越来越多的省份倾向于只考一次。总结两种设置如下:

第一种,等级性考试每学年组织1次,安排在6月,与当年统一高考同期进行。每门科目等级性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考试对象仅限当年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

第二种,史、地、化、生安排在高二下学期末第一次考试,高三上学期末第二次考试;政、物安排在高三上学期末第一次考试,高三下学期末第二次考试。

考试范围:等级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为命题依据。

考试命题:省级教育考试部门负责制订各科考试说明,包括各科考试题型、命题原则、试卷结构、计分办法等。不排除有的省份委托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等级性考试试题。

考试成绩:先按比例折算成A、B、C、D、E五等(0分无等级,A最高)。这五等对应的人数比例是:15%、30%、30%、20%、不超过5%(含E等和0分)。

这五等还会细化为不同的级,并按级再次转化为分数,算进高考成绩。

提醒:其实,对于等级性考试如何考、如何计分,人们的争议倒并不是很大。

不同选科组合对高考之后志愿选择的影响,其实很多家长和学生也不是很在意。因为高校会提前发布各专业队选考科目的要求,无非是把高考后填报志愿的工作提前一部分到高考前一年完成。

关键在于3+3模式的20种选科组合,给高中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了巨大压力!

小学校如何实行走班制?

走班制所需的教室、师资是否准备充足?

走班制可能带来的选科不均衡、学生不适应、反悔后想更改如何解决?

学生如何科学处理兴趣学科与考试竞争的关系?

这些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浙江省并没有给出非常完美的方案,还是靠陆续开始试点的省份在摸索

03、新考试之三: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部分文理,三大主科命题重点变化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除英语、日语、俄语外,还新增法语、德语、西班牙语)

因为新高考没有了文理分科,三大主科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数学不再分开命题。

外语也不再是一次性考试,新高考改革后,外语一年有两次考试机会,可以取其中最高成绩计入高考。

(请注意甄别两次机会是指听力两次,还是指笔试两次。从目前来看,大多省份都是听力两次机会,而笔试只有6月份统一高考的一次。)

考试内容:包括新课程标准中的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内容。

考试命题:新高考全面实施后,三大主科的命题权或全部收归教育部考试中心,但很可能继续保留3-4套不同试卷,用于不同地区。

▼语文命题趋势变化:

国家如今越来越重视母语和传统文化,对语文的重视将成为长期的政策倾向,所以在高考中,语文的重要性将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未来高考中,阅读能力将成为语文考试的核心,阅读的能力、阅读量将会提高,阅读材料的涉及面扩大,阅读题将更加注重考生的思辨性,形式也将更为复杂。

此外,写作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重视,创作多种体裁形式文学作品的能力,将成为考核的方向。而且,对于独立思考能力和个人观点的考查,也会逐步走进语文的命题中。

▼数学命题趋势变化:

由于取消了文理分科,改为统一命题,所以数学的难度相对来说将会有所下降。

今后,数学将会着重考查所有考生一般性的、共同的数学素养与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可能会将数学与文化交融起来,例如将史料与考题结合,考查数学的文化价值。

注重数学思想的发掘,在综合问题的解决中,要找出其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例如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与整合、特殊与一般、化归与转化、有限与无限、或然与必然。

此外,数学将会重视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加入探究活动、数学建模活动,以及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实际应用。

▼外语命题趋势变化:

新高考改革后,听力是单独考试,在未来还要加入口语的测试,听力与口语的比重将会不断提高(例如北京将会听力和口语将会提高到50分,也就是说卷面成绩只有100分了)。

所以,要重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卷面考试中,阅读能力的考查是不断加强的,同时写作与翻译也会增大比例。

04、新考试之四:自主招生考试

难度日益加大,初审通过率低,最终录取率高

新高考改革后,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在新生录取中所占的比例会逐步加大。其实,对自主招生的日益重视在近两年非常明显。2018年全国共有82.4万名考生报名参加自主招生初审,竞争非常激烈。

目前及今后的自主招生趋势是:报名人数越来越多,初审通过率越来越低,复试难度加大,但一旦通过复试拿到享有自主招生优惠政策的资格,被录取率还是比较高的。

其中,真正属于“考试”范畴的,只有自主招生笔试。对于这种新的考试,很多高中生并不熟悉。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1.自主招生笔试难度

自主招生笔试难度一般高于高考、低于竞赛,部分高校笔试试题可能还会涉及到竞赛相关知识。

2.自主招生笔试考核内容

综合统计高校笔试考查科目发现,大多数高校考查数学、物理、语文。部分高校结合具体专业特色设置有附加专业测试项目等。

从2018年各高校自主招生笔试考查来看,自主招生笔试重点考查学生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文学文化水平,对时事热点的理解和各类文章的阅读水平等能力,在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课内基础题

这类题考查考生学习基础,通常熟练掌握课本知识的考生都能比较容易得分。

(2)高考难题

这类题保留一定数量的高考核心考点,但着力点和区分度主要放在高考延伸出的知识和方法上。这类题原则上不超纲,所用的知识方法都是高考所要求的,但是解题思维和技巧灵活。

这部分题正是自主招生考试中区分度最大的题,也是同学们的备考重点。

(3)竞赛题

这类题涉及到课内没学过的知识、公式,或者是竞赛经典方法、技巧。虽然题目中会把知识、公式和相关方法技巧给出明确提示,但在紧张的考试中,没有进行过竞赛学习的考生很难准确解题。

05、新考试之五:综合评价考试

其实更看重分数!

综合评价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完全是两码事!它其实是综合评价招生(全称为“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中的一种考试方式。

所谓“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就是大学录取时,用三个成绩来衡量:

一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二是综合评价测试成绩,三是高考成绩。

这三个成绩按一定比例合成综合成绩。

例如不少学校的综合评价招生,考生录取分数计算采用下列办法:

综合评价分=(高考成绩×60%)+(能力测试成绩×30%)+(高中学业成绩×10%)

从中可以看出,综合评价招生“综合”的意思不是说不看高考成绩,而是高考统考科目、综合评价测试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各项都算分。而高考成绩在其中的比重只有60%左右。

这也是为何有人误解:新高考改革方案中的综合评价招生,只有60%拼分,其余40%拼爹。因为很多人完全就没弄懂综合评价招生的计分和录取规则!

其实,这种招生方式是和自主招生一起出现的,并不是新高考改革后才实行的。许多人也分不清综合评价招生和自主招生——

因此,想参加综合评价招生的同学,当从高一就开始准备。因为新高考是“3+3”模式,除了语数外,其他学科从高一到高三都有学业水平考试,考过之后,成绩就成了定数,无法再改。

因此,当努力考好每一科,否则,到了高三,不仅来不及,而是无法挽回和补救了。

1.考生报名

包括高中阶段各学期的成绩情况、综合素质评价等证明、高中阶段获奖证书或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须教务处盖章),考生的“个人简历”。高校根据材料择优选择考生初审资格。

2.学校进行书面审核

学校综合评价招生工作专家委员会对考生申请材料进行书面评审。根据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成绩、竞赛成绩、中学阶段综合表现以及个人陈述情况,按照专家对书面材料评分从高到低,确定获得综合素质测试资格的考生名单。

3.综合测试

初审通过后,综合素质测试时间一般集中在6月份。考生需要参加高校组织的笔试和面试。有些学校取消了笔试部分,情况待学校而定。

考生要参加统一高考,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综合分,最后按照综合分择优录取的方式。

高考改革后,不了解新高考模式,将被无情淘汰,千万别淘汰!

不愿了解新高考的初中生家长家长

有些家长其实经济条件、文化水平都不差,但就是受一些顽固思想的影响,认为高考简单分文理科、只看统一考试分数、全国同卷同分最科学。根本不愿去了解各种招生优惠政策和志愿填报信息,结果让孩子错过了很多政策优惠。

不愿接受新高考的初中生

有些学生受一些不正确信息的影响,偏激地认为新高考增加了考试负担、选择负担,没有认识到新高考赋予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权,而且降低了考试难度,提供了更多升学渠道和机会。

不愿适应新高考的学校

有些学校对新高考存在质疑,客观条件不足的确是原因,但主观上对新生事物抱有抵触态度,恐怕才是问题所在。高考改革可能会延迟,但步伐挡不住,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最终会得到妥善处理。

文章纠错
投稿指南

所属频道:中考动态

责任编辑:

最新动态
图文推荐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