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招生信息网 广东省文明网站·广东高考招生信息网

初中作文审题与记叙的要素

2012-03-30 22:49:31关注度: 0
导读:(一)要求 1.学习写生活中的见闻,掌握记叙的六要素。 2.学会审题。 (二)练习指导 1.记叙的六要素 记叙,是文章中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之一即对于人物、事件和环境等作一般的介绍、交代或述说.对...

  (一)要求

  1.学习写生活中的见闻,掌握记叙的六要素。

  2.学会审题。

  (二)练习指导

  1.记叙的六要素

  记叙,是文章中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之一即对于人物、事件和环境等作一般的介绍、交代或述说.对任何事物的一个完整的记叙,一般包括六个必要的因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也有的说成: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发展、结局;还有的说成: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不一定在文章中同时罗列出来,而是可根据表达的惫图和浦要有先有后地交代出来.在具体的文章中,六要素也不一定样样齐备,如有的文章由于某种表达上的愈图或需要,故意使时间、地点不确定或不写结局,也是允许的.另外,六个要素在文章中可以采取各种间接的、形象化的反映形式。如用含有地域特征的景物描写,反映事悄发生的地点:用夭色、天气、物候、衣着等的描写,反映事情发生的时间。通过人物语言、对话、日记、书信等形式反映事情的经过。用种种暗示的形式点出结局,或让读者去悬想结局,等等.

  时间与空间(地点、环境)是事物的存在形式。一切事物都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发生、发展、变化.不与时空发生联系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叙事就不可能不涉及时间、地点。人是事的主体,事是由人来做的,记叙事物或事件,就不可能没有人物。由于前一事物的存在和出现,才有后一事物;前一事物是“因”,后一事物就是“果”.后一事物的存在和出现,又导致再个后一事物的出现,那“后一事物”又成了“再个后一事物”的“因”,“再个后一事物”又成了“果”。天下事物总的来说就是这样以因果推迭的形式向前发展的.所谓“一件事”无非是一个因果环节。因果之间就是事情的过程,由这一过程完成了由“因”至“果”的转换。由此可见,“六要素”的确是一个完整记叙过程所不可缺少的。

  2.生活见闻

  指生活中自己耳闻目睹的人或事,主要指事.根据见闻的不同场所或场合,可以有学校见闻,街道见闻,集市见闻,工地见闻,家乡见闻,郊区见闻,海港见闻,边寨见闻,旅途见闻,节日见闻,周末见闻,假日见闻等等.写见闻可以反映自己亲眼所见,亲耳听到的新鲜事实或新鲜事物,好的“见闻”文章可以具有真实性、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特征,能表现出现场氛围和亲身感受;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获得对所写事物的鲜明印象和深切体验.

  3.审题要领和方法

  审题,就是动手之前,对老师或试卷给定的作文题目进行研究、推敲、分析和思考,以准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即弄清文章要求写什么和怎样写,以便按题行文,文颐一致.避负写出偏离题意和文不对题的文章来。

  审题是完成各类命题作文的关键性步骤一且审题不细,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文章就成了一页废纸。这叫“一着不滇,满盘皆输”.在中、中因审题不认真而文章写得偏离了题意.导致严重后果者,年有发生,十分可惜.审题作为写文章的一个重要步骤不能不认真对待,在作文练习中要训练和提高审题能力。

  审题活动大约有如下一些内容:

  (1)辨明文体

  即根据题目特点,搞清楚是要求写成哪一类文体的文章。比如标题涉及具体的人、事、地、时、物、景等记叙文要素的.或标题上有“记”、“忆”、“见闻”、“一瞥”之类“记叙”性词汇的,必然是记叙文,标题是个表明观点、主张的判断,或提出某个要探讨的问题,以及标题上有“论”、“说”、“小议”、“有感于”、“从“一谈起”之类“论说”性词汇的.必然是论说文。

  (2)识别题型

  .标题有各种类型.其中有主题型,即标题本身就是文章要表现的中心意思,如:“凡事都要动脑筋”。范围型,即标题规定了文章内容的界限和可涉及的领域,如:“家庭趣事”、“校园的早晨”.关系型,即标题提示出一种人事或事理关系,要求在这种关系上作文章,如“我和我的老师”,“我了解了他”,“学与思”等。

  (3)弄清范围

  文题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内容等都有限定作用.要弄清它限定的各种范围,其中包括对象范围:写淮或写什么;数量范围:写多少、几方面;时间范圈:多长多短?过去还是现在?空间范围:什么地点?什么场所?或怎样的地域界限。材料范围:哪些材料?什么样的材料?思想感情“范围”:写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哪种性质的思想感情?

  (4)抓住要点

  文题往往有一个或几个带有关键性和起决定作用的题眼.也叫关键词。必须抓住它们据以选材、立惫。如:“家乡巨变”,写作时要突出一个“巨”字。“校园新貌”,写作时要突出一个“新”字。“我在父亲心目中”在强调“目中”时,不要忘掉“心中”,反之亦然.

  (5)领会题意

  有的题目带有比喻、象征意义,要注意领会。如“在阳光下成长”、“春满山乡”、“水滴与大海”就都有比喻或象征意义,不能仅就字面领会。

  (6)拿准概念

  即对题上的每个词所代表的事物要弄清楚.比如“想和做”,主要是要求论述思考和实干的关系.而有人就把“想”理解为“计划”、“意愿”等意思,写出文章来就必然会偏了题.又如“习惯”,本是人们在后天养成的、自动化地做某种动作的行为倾向.如睡前刷牙、凉水洗澡、写作时听音乐等等。有的同学的文章里却写的是自己爱集邮.或爸爸爱抽烟,前者是兴趣,后者是嗜好,都和“习惯”有区别。当然如果写成每夭睡前必读邮集,写东西时一根接一根抽烟,那就是习惯了。

  审题还有一些具体的方法,那就是:

  (1)逐字推敲法。

  就是对题目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一一分析、理解,搞清它们的含义和在题目中的地位。写作时不能琉忽。

  (z)结构分析法。

  就是对题目作语法的剖析,逻辑的分解,搞清各个词语、概念间以及它们与题目间的内在联系。

  (3)联类比较法。

  即拿类似的一系列题目与之比较,以避免写作时不自觉地混淆了概念。如:题目是“业精于勤”,就将“勤能补拙”、“天才来自勤奋”、“勤劳出智慧”等拿来和它比较,弄清异同,划清界限,以避免离题.

  (4)净卜充加工法。

  即为某些抽象、孩统的颜加卜修饰或补充成分,使之具体化,这就是大题小做,容易下笔,也可避免离题。如题目是“启迪”,就可以把它在头脑里加工成为“一次实验成功给我的启迪”、“爸爸的‘健忘症’给我的启迪”等。

文章纠错
投稿指南

所属频道:写作方法

责任编辑:

最新动态
图文推荐
热门排行榜